第五章 河南人怎么办——自尊自省、自信自强
丑化和歧视的“沙尘暴”在黄河中游的肆虐,可以带给中原人迷惘、伤痛与悲愤,但同时可以给河南人自省和激励。在曾为古今英雄“逐鹿之地”的河南,人们应该对事关荣辱与发展的“形象问题”作出深层次的思考。
丑化与歧视河南人的表面原因是河南出了许多造假、拐骗、无赖等事端,而其背后真正的原因,一方面是外界不健康的心态和异化了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就是河南本身的“贫困”和“落后”。
今天,要击退并消除对于河南人的丑化与歧视,树立河南人的良好形象,为这个“中国之中的中国”创造一个改革发展的好环境,为这些“中国人中的中国人”正名,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这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抨击丑化与歧视、展示“真河南人‘的形象、剖析查找自身的不足、自信而坚毅地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向社会公理和人类良知郑重“举报”
不平则鸣,正如黄河在穿越山谷时的奔腾咆哮。
河南人面对甚嚣尘上的形形色色的丑化与歧视,整天去与人辩白和争吵固不足取,但河南人应当在此情况下丢掉一些传统的谦卑,旗帜鲜明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社会上“谎言说上千遍就成了真理”的现象有其现实危害性,“流言止于智者”,可如今大街上熙来攘往为利奔波的人们有几个刻意要做这样的智者?
在网上有人评说河南人:“河南的条件并不算差,可为什么老是受贬责,也是因为河南人不爱说,从不贬低别人,也不会为自己辩解。”
如果河南人一味地以隐忍的美德去面对这样的丑化与歧视,那么很多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看,说河南人坏,他们都没话说。”
河南人,快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个声音要表明:——河南近几年是出了一些影响形象的事,但这些“造假”、“欺骗”、“无赖”等绝对不是河南的全部,更不是河南的代表。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也应该是任何一个不带偏见和稍具社会常识的人都应有的共识。
这个声音还要表明:——偏见、丑化与歧视是人类最原始、最丑恶、最具社会杀伤力的劣习。
——对河南人的丑化与歧视是影响河南乃至国家发展大局的一个危险信号,它绝不是“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冲突,更不是高尚人与低俗人的矛盾,而是一些人在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价值观出现扭曲、变态的体现。
这个声音更要表明:——“金钱至上”、“有钱就是高贵”、“老实等于笨蛋”、“贫穷即是卑贱”是这种丑化与歧视的理论基础。在经济、观念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也许应该时常品味“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意蕴。
河南信阳一位笔名为尧青的青年在网上撰文认为,大部分外出打工的河南人宽厚、善良、吃苦、坚韧。缺点是因为穷,不大讲卫生;因为善良,不大会做生意,有些市场都被精明的南方人占领了。他们只好到处打工,干最重、最脏的活,拿最少的工资。当然,害群之马是有的,可是这也不是河南所独有。
中国人没有南北之分。我们都是一祖同宗的炎黄后代,我们的秉性之中都蕴藏着祖先留给我们的宽容、淳厚等优秀善良的品质,也正是这些优于其他民族的品质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能续写着5000多年的文明。既然知道还是一家人,我们为什么还要指着自己的兄弟姐妹破口大骂、而不是看看人家的长处?至少也要给人家一个机会让人家自己证明一下吧?有偏见的人自己最好不要冒失地随便地指责别人。
社会愈发展,经济愈繁荣,人们崇尚的愈应该是尊严、平等和尊重。我们为什么不伸出森林般的手,向正义的舆论、向社会的公理、向人类的良知提出郑重的“举报”[奇+書网-QISuu.cOm],唤起社会的关注与讨论,让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出更加繁茂的爱与善、真与美,让丑化与歧视的野草在萧萧寒风中枯萎、消失。
Txt,Epub,Mobi www.qink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