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黄河黄土——真实的河南人

五、“请让我相信你的善良”

事实不容回避。

河南人已经在众人沸腾的叫骂声里被煮熟了——还好,他们的嘴还是硬的。否则,他们就真的成了扒猪脸!他们不易怒是因为有修养,不是因为没脾气。倘若真有人把他们的沉默看成无能,那就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跟你讲清楚。

看来,现在就是必须“跳出来”的时候。

河南历来就有“不争讼”的传统,乡里乡亲的,彼此由于口舌相犯闹上了公堂,搞得大家都不怎么好看。但是假如对方完全是一副“恃强凌弱”的姿态,就免不了打官司。这是个法制和道德的社会,河南人当然有这个权利。

先报案,后申诉——被侮辱、被伤害了的河南人不是不懂道理,即使被告尚没有到庭,即使被告的人数很多、层面也很广泛。

反正河南人这回是铁了心要当面质问诽谤者的心灵了:“粗野俭啬,奸诈滑头”——这是用来介绍同胞兄弟个性的词汇吗?

“刁滑无赖,凶悍肮脏”——这些侮辱性的语言难道也可以用来形容我们的姊妹?

“农民的狡黠、土匪的泼皮、奸商的毒辣、传统官僚的厚黑和流氓无产者的无所不为”——这种文风是不是让我们联想到了“文革”中那种“充满革命热情”的战斗语言?

河南人不是大家的敌人,他们也并不想把自己放到大家的对立面。他们当然有缺点,也希望大家帮助指出来,可为什么大家话一出口就变味了呢?为什么“治病救人”变成了恶意嘲弄,“言之不尽”变成了添油加醋,“一帮一、一对红”变成了棍打一大片?

如果“儿不嫌母丑”,就请你们不要再嘲笑河南的贫穷和落后了。

如果“狗不嫌家贫”,就请你们相信河南人没有几个愿意改掉自己的籍贯。

将心比心,你是否真的愿意看到:以坚实的传统把中国扛到了今天的河南人满怀失落地在四处流浪呢了?你是否真的愿意看到:把东方文明之火高举了几千年的河南人神情抑郁地在时代门前蹒跚?

你可以不说话,请让我相信你的善良。

就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几乎所有媒体都报道了在河南的那个著名的“艾滋病村”——文楼村。报道都是善意的,他们对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群投入了应有的关心,可是,这是不是又会被成了人演绎成攻击河南人的新“段子”呢?我实在已经有些惊弓之鸟了,我也很忐忑地责备自己不该怀疑人们关注背后的善良。

但我仍然不想掩饰我的担心。

看看那些出现在电视上的“艾滋病患者”吧,这些不幸的河南人不是因为“乱交”、不是因为“包二奶”、不是因为出国“潇洒”而身处不治的,他们是因为卖血——用400C血浆来换孩子上学急需的40块钱。

看到这些,难道你还忍心用你的“智慧”再去糟蹋他们么?

平和的河南人是很容易相处的,在他们之间你会交到很真诚的朋友。请你去握握他们的手,一亿河南人不都是艾滋病人。

报案不过是为了警示,申诉不过是不愿意沉冤。

为此,我当然还要多提醒大家几句:在你见到有河南人在五星级酒店的大堂里高声谈笑的时候,最好能向他们解释清楚你们这里的规定,而不要像赶狗www奇Qisuu书com网一样地把他们赶走。

在你听到酒席上有人在大谈侮辱河南人笑话或者“段子”的时候,最好能保持住自己的“中立”,而不要像那些人一样为吸引别人的注意就如此“健谈”。

在你以老板的身份去劳务市场招收民工并遇见河南人的时候,你即使不聘用他,也不要到处都举着那块写有“不要河南人”的伤人自尊的牌子。

在你被一个河南人欺骗而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的时候,你可以迅速向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报案,请你不要简单地断定所有的河南人非偷即骗。

在你遇见了一个被称作“东方吉普赛”的河南乞丐向你乞讨的时候,你即使不往他面前的铁罐里施舍,也请不要往他的脸上吐痰!

好吗?

这样你就可以做一个朋友了,同时你也维护了你自己的。社会的道德以及法律的尊严。

不久前,笔者在网上又看到这样一封针对河南人的帖子:朋友,你去过河南吗?

如果你来过,奉劝你不要再来;如果你没有来过,告诉你最好不来。我是做市场销售工作的,因此有机会去全国各地走走看看。最近我来了几趟河南,由此发出以上感慨……

作为一个河南人我首先对这位大概在河南受尽了不公平待遇的营销商表示歉意,但之后我仍然要对他在网络上如此不负责任的散布此类消息而提出批评。

本人曾经被北京人骗过,是那种彻头彻尾的骗,可我觉得即使如此也没有必要去指责我们的首都;本人也曾经被广州人宰过,是那种痛快淋漓的宰,可我依然觉得没有理由把自己的愤懑完全迁怒于羊城。这位先生的家乡假如不是在桃园仙境,就应该知道在他的家乡是也会有一些不太守法的公民的。这位先生(我是不大相信女士会干这种事的)至今也不是外星人,况且河南人毕竟是你的同胞,为什么竟然会下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决断?姑且不说这封帖子在无遮拦的网络上将要造成的后果,单是这位先生武断的态度就已经让人不能接受。

看到这封帖子的人有的或许认为只是一个玩笑,有的也许真的不愿意再到河南来了。但你不来又怎么可以了解真正的河南、真正的河南人?

如果你有机会踏上河南的土地,我劝你最好选在秋末冬初的时节,因为那个时候庄稼已经收割,绿叶已经褪尽,你眼里的河南才是裸露的真实的河南。

在你看到河南平原上一望无际的黄土的时候,不管你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是移民新疆还是迁徙福建,你都应该想到——你的先祖曾经用这块黄土上收获的粮食养育过你们这些儿孙,你的祖辈曾经用这里成片的森林燃起篝火来铸犁铸剑,你的父辈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为了你的今天拼死一战。

在你看到那浊浪翻卷的黄河滚滚东去的时候,不管你年轻还是年老,是嫁做了异乡的儿媳还是客居中原,你也应该想想——那浑浊的河水里是否还有你母亲逃离战乱时淌下的泪水?那单薄的渡船里是否还有你父亲北上讨生时留下的风尘?那碗现在你连看都不愿看一眼的黄河水——半碗是你身上的筋骨,半碗是中原身上的血汗。

几乎人人都走过,人人都跨过,人人都从她这里得到过最大限度的实惠和方便,但她却没有留给别人什么深刻的印象。“她只是站在门前笑着看着儿孙们远去,盼着他们回来却又实在不愿意给他们添麻烦”——这才是真实的河南。

于是,笔者在那封帖子之后又加发了一封这样的帖子:“朋友,你去过河南吗?你了解河南人吗?如果你来过,河南人欢迎你再来;如果你没有来过,告诉你最好来看一看。”

Txt,Epub,Mobi www.qink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