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百三十章相县与许褚的兴奋比起来,那个大汉就不是太高兴了:“下来。”

许褚一愣。带住了马的丝缰:“为什么?”

“你在马上,我在步下,这样比试不公平。”大汉好像蛮有理的。可是他忘了这是战场,战场上是没有那么多公平可言的。

许褚听了倒是不以为意,翻身下马,把马掉过头来,在马的后背上轻轻拍了一巴掌:“回去吧。”

然后他转过身来对着那大汉说:“这下公平了吧?”

“还是不公平,你手里拿的武器好,是量身打造的大刀,我只有猎户用的钢叉,所以还是不公平。”这可是胡说八道了。钢叉也就不错了,当然跟许褚的大刀是没法比,但那玩意儿比普通士兵用的武器一点儿都不差,杀伤力也是很强悍的。打仗武器的优劣完全是后勤装备问题,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公平之说。

果然许褚的脸沉下来了:“那你想怎么办?”

那大汉到是一点儿都不在乎:“你把武器扔了,咱们空手打。”

他倒是真聪明,空手要想打死人不是不可能,但是难度要大得多,一般也就是打伤了而已。最多就是个残废,不影响继续生存。

许褚当然明白那个大汉是怎么想得了,不过他本来就存了生擒这个大汉的主意,我又跟他说了要活的,这样的方式正对许褚的路子。所以许褚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行,没问题。但是你也得把手中的武器放下。”

“那是当然,为了以示诚意,我先把手里的兵器放下。”说着那大汉倒真把钢叉扔到了一边,然后两只眼睛直勾勾的看着许褚。

许褚那个气啊!搞了半天好像最后还是你让我了!不过他也没办法,把手中的大刀,往地上一扔,往前走了两步,冲着那大汉一招手:“来吧。”

那大汉显然是对自己的力气有很大的信心,居然用的是摔跤的姿势,上来就要抱许褚。许褚哪能让他抱住啊,向后一撤步,身体像左一横,左手一领那大汉的衣领,顺势往前一送,脚轻轻的往前一伸,那大汉就冲了出去。那大汉大叫一声,结结实实的摔在了土地上,然后赶紧爬了起来,看来没受什么伤,就是吃了一嘴的土。噗噗地往外吐,好大的一嘴土啊。

大汉好不容易把嘴里的土吐干净了,看了看许褚,眼睛里已经有了一丝惧怕。他这回又换成技击的样子,左手成拳,右手立掌,慢慢地向许褚靠近。那大汉猛然发招,右掌从上至下斜劈过来,许褚根本没硬接,又往后撤了一步,大汉的掌走空了。本来这样就完了,也算是走了一招,你收掌再找机会不就没事了。但这大汉还不干了,他以为许褚怕他呢。于是往前迈了一步,左手拳又出来了,直奔许褚的右脸。许褚哪能让这种拙劣的招数打到,他微微一矮身形就躲过去了,再一起身,左手反腕抓住了大汉的手腕子。许褚一转手腕子,那大汉就面朝黄土了,背朝天了,果然不愧是农民兄弟,种地的姿势做得很标准。许褚把手轻轻往高一抬,大汉的脑袋就更低了,许褚牵着他就回到了阵里,叫过两个士卒把那大汉绑起来,就过来交令了。

许褚冲着我一抱拳:“末将幸不辱命。”

大家一起鼓掌,我高兴得说:“打得不错,干净利索,大长我军的士气啊。记你一功。”

可是许褚说:“还是不太爽,那家伙太弱了,我根本还没活动开呢,还是当年和典大哥打的那架爽。”

典韦脸上的肌肉微微一颤。

相县,沛国的治所,我在这里住了好几年。记得当年我走的时候,这里一片的繁荣景象,如今黄巾军正围着它打呢。

“已经第七天了,咱们死了近万人,相县居然还没打下来,不过这些守城的家伙也快顶不住了。”黄巾军的首领咆哮着,他指挥着手下的黄巾将士们一拨拨的冲击着相县的城防:“兄弟们,今天一定要冲上城头,为那些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实际上他们也不是没冲上去过,而且冲上去不止一次,但是就拿不下来相县,每次都被英勇的汉军给杀回来。今天也一样,手下的黄巾军已经有几个冲上去了,但就是在局部形不成优势兵力,一会儿又让守军全部杀退了。不过看得出来,守军确实快顶不住了,城里射下来的箭枝越来越少,已经不能让黄巾军大面积死伤了,也许再有一次冲锋,他就能拿下相县。

这时有个黄巾军的斥候报告说:“报告大帅,北面来了一支朝廷的部队,有好几千人,正向相县开过来。”

那将领本来就一肚子气,一听这话,气得哇哇暴叫:“这时候居然还有人敢过来送死,就几千人,老子手下可还有好几万人呢?我非宰了他们不可,剁得他们连骨头都不剩。”

我们的部队行进缓慢,一个原因是水军全改成步兵了,他们把船全部留在了沛县,让当地的乡老看着。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带来了好几千的黄巾军家属,他们的行动过于缓慢。不过这可是我们这次取胜的法宝,就算他们走得再慢,我们也只能忍着。

正文第一百三十一章阵战沛国相张静张逸文现在已经浑身浴血了,身为文人的他手提着死去战士留下的钢刀,也加入到战团之中。当他看到最后一个冲上城头的黄巾贼被砍死的时候,他的身上已经开了好几处刀口,手下的亲兵也死得没剩几个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只要他一倒下,相县也就倒下了。他现在已经不在乎什么升官发财了,也不在乎什么党宦之争了,他现在唯一的信念就是我不能倒下去,我一定要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

不过他毕竟不是武将出身,随着鲜血的流失,他的体力也在一点点的消失,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冷了,眼睛慢慢的看不清东西了。他觉得自己就要倒下了,他双手驻着刀,拼命的撑着自己的身体,希望自己不要倒下,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了士兵们的欢呼。

一个亲兵高兴得跑到他的身边:“大人,援兵!!我们的援兵到了!!朝廷的援兵到了!!”

听说援兵到了,张逸文的心里高兴极了,紧张的心情一下放松了。他觉得相县保住了,他努力的想睁开眼睛看看来援的朝廷军队。但是他看到的只是一片漆黑,紧跟着大脑一阵眩晕,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黄巾军将领们知道了我的到来,他们十分的不满,眼看就要攻下相县了。由于我的出现,他们不得不停止进攻,毕竟谁也不愿意面对腹背受敌的情况。何况他们根本不知道我的战力有多少,不愿意冒这个险。

我们带着队伍缓缓的出现在了黄巾军的对面,一点都不着急,完全是方阵推进的架势。黄巾军的将领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觉得现在的情况不是很好,看得出来对面的队伍训练有素,绝非乌合之众,估计这将是一场硬仗。不过从扬起的尘土看,这支队伍的人数并不多,绝对达不到一万人,比他们少了好几倍,而且他们的黄巾军战士也都是精壮士卒,通过几天的攻城战,能够活下来的,都是精锐。所以他们觉得他们至少可以一战,甚至大有得胜的可能。

黄巾军的首领看看手下的这些将领,从他们的表情上就能看得出来这些人想打着一仗,现在的相县守军已经让他们打残了,根本没有出击的实力,他一点儿都不担心。所以他把所有的部队全都调到后面来了,准备一口气打垮我们这股援兵,然后再反身夺下相县。

我们还在继续行进,当两阵间的距离达到大概两百步左右的时候,我招呼前军停下了脚步。

对方的首领果然是个见过世面的家伙,至少以前打过仗,居然知道‘趁着敌人落脚不稳,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种烂办法。一般行进中的队伍在叫停的一刹那,总会产生一定的混乱,这个时候就是冲击对方的最佳时机。于是黄巾军的将领连招呼都没打,直接就带兵冲了上来,后面战鼓擂得‘咚咚’直响,他想一下就把我们的阵脚冲散,这样就可以严重的打击我军士气,甚至可以就此击败我们这支队伍。

想的是很好,但是他的这种做法早就已经落在我们的计算里了,所以我才会在离他们差不多两百步的地方叫停,而不是正常的一百五十步。

“前军散开。”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前面的队伍从中间分开,向左右两翼移动,中间露出来的就是那些我从沛县带出来的黄巾军家属。

这些大爷大妈们开始喊他们孩子的名字,一时“阿猫”,“阿狗”

……等等的名字叫得山响,有的跑在前面的黄巾军战士已经认出了自己的爹娘,自然的就放慢了脚步,后面的士兵正在冲锋,一个不注意,两个人就撞在了一起,成了一对倒地葫芦,给正在冲向我们的黄巾军制造了不小的混乱。但是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有的人已经调转枪口开始拦截冲向我军的自己人了,这让混乱的场面进一步加剧。

看到敌人的队形越来越混乱,我一挥手:“击鼓,冲锋。”

首先是弓箭兵,冲着前面一阵平射,把冲在前面的黄巾军扫荡了一遍。骑兵从两翼冲了出来,根本不跟敌人接战,只是沿着外围边跑边射,一排排的黄巾士兵就这样倒了下来。这时关羽率领的削刀手冲了上来,他们的盾牌挡住了敌人的弓箭,手里的军刀,更是一刀一个,迅速的收取着敌人的性命。紧跟着削刀手的是许褚的大戟兵,刺杀横扫,无所不用其极,只要沾上,你就别想落好。

九吾龙的水军是最后一支冲上来的队伍,虽然在人数上他们绝对是最多的,但是他们在装备和训练上跟别的队伍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而且他们是水军,在船上也许是无敌的,可到了这里他们的实力至少要打个对折。不过有一样是他们的拿手好戏,那就是喊话,而且是几千人一齐喊:“放下武器,跪地不杀。”

他们叫了两声,其他作战的部队也开始跟着喊了起来,一时间整个战场上就全是我们军队的呐喊声。听到山呼海啸般的呐喊,这些黄巾军变得更加混乱了,根本就组织不起什么有效的反抗。

关羽和许褚都杀疯了,两个喜欢使刀的家伙已经全身是血了。黄巾军的将领很好认,因为他们统共就没几匹马,只有高级将领才有的坐,所以这两个人就专找有马骑的人下手。他们手下的亲兵为这两个人清扫着他们边上的喽罗,以便他们能尽快的接近他们的目标。

什么样的黄巾军将领能是这两个人的对手,随着一员员黄巾军将领的倒下,场面变得更混乱了。很多人看到自己的主将被杀,纷纷放下武器,跪地请降。再加上一开始就因为看到父母落入人手而放弃抵抗的黄巾战士,黄巾军里已经有将近一半的人失去了斗志。

整个黄巾军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正文第一百三十二章大胜黄巾军的将领里也有能打的,但是跟关羽和许褚没法比,因为那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有个家伙比较聪明,看到先前几个将领的下场之后,他很快的反应了过来,召集离自己比较近的几个人联合了起来。

说实话一对一他们肯定没有一个人能在关羽许褚刀下走上十合,可是好几个围着一个人打就不同了。围着关羽的还好,关羽凭的是马快刀急,力气大,一旦遏制了关羽的速度,关羽的战斗力就下降了一大块,几个人还是能顶得住的,虽然伤不了关羽,但是还能保住性命。

可是围着许褚的人就不行了,许褚属于人来疯那种类型的,人越多他越高兴,只求杀的爽,其他的一盖不论。那大刀上下翻飞,基本上就是砍完了再剁,剁完了接着砍,纯粹的拿力量挤兑你,黄巾军的这帮将领哪里受得了这个啊!一会儿就让他把胳膊全都震坏了,来得及跑的跑了,来不及跑的就变成许褚的刀下之鬼了。

最倒霉的可以说是黄巾军的首领,他看到手下的这些悍将根本就不是对方的对手,好几个人围着敌将一个人打都不是个。知道今天是败局已定,事不可为了,赶快招呼身边的残余人员逃跑。他一逃跑,这连带作用可就太大了,一般来讲作为指挥官在战场上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座标,他走到哪里都会有一个举着大纛旗的人跟着他一起跑,以表明主帅的位置。而且在没有得到将令的情况下,很多士兵是看大纛旗的动向的,大纛旗往前,说明要进攻,大纛旗向后,说明要撤退。这已经是一种规矩了,只要是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何况黄巾军纪律散漫,不好统带,这个首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这些新兵记住大纛旗的作用。所以这些士兵别的没记住,这一条却记得牢牢的。

现在他们一看大纛旗向后了,而且移动速度这么快,肯定是这仗已经败了。这对这支黄巾军士气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这些士卒都是在攻城战里幸存下来的人,确实是很有实力的。虽然他们手中的武器比起我们的士卒来差的远了,身上也没有什么防护,而且身边还有很多人已经投降了,就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一些人一直在坚持。他们抱着对太平道的坚定信仰,一直在坚持,但当他们看到大纛旗向后撤退了,就知道完了,彻底的完了,这些人大部分扔掉手中的武器,蹲在地上抱着头痛哭流涕,还有一部分呆立在当场,茫然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有一小部分人逃跑了。

但是在骑兵的夹击下他们怎么可能逃跑得了,尤其是他们的首领,带着队伍还没走多远就被吕布盯上了,吕布在离那主将将近一百五十步的距离,一箭就把他从马上给射了下去。这下黄巾军的队伍更混乱了,本来他们还能看到大纛旗,现在主将被射落马下,亲兵们一拥而上救治主将,打大纛旗的那个士兵一看主将落马了,干脆把大纛旗给扔了,其他的士兵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连逃跑都失去了方向。在混乱了一会儿之后,就一个个都规规矩矩的跪在地上,等着我们接受他们的投降。

许褚这个可气的家伙,他打了一气以后气势高涨,到处找黄巾军的将领出气,想把出兵以来没过够的瘾都过足了。但是打着打着,突然发现所有的人都不跟他打了,一个个全都跪在了地上,他倒来气了,下了马,踢踢这个的屁股,,拍拍那个的后背,满处转悠,嘴里还一直喊着:“起来个人,跟我打啊。”

我那个气啊!这家伙真是个疯子,也不知道他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一点儿都不知道克制。好在赵云离的他比较近,很快的劝住了他,这才把他给拽回来。不过拉回来一看,眼珠子还红着呢,那模样也太恐怖了,看来这家伙还真是个天生的杀星。

主将疯了,可是部下还好,一个个还算正常,都在那里捆绑俘虏呢。

我和孙坚带着典韦和几个文官,还有那些押解老人家们的孙坚的队伍来到了相县的城下,城上的人早就看见我们跟黄巾军的战斗了,一个个佩服的不得了,看看人家,也是几千的军队,一下就把几万的黄巾军全灭了,再看看我们,被人家打得都快死绝了,剩下的几个也浑身带伤,连国相都昏过去了。

他们一看我们到了城下,赶紧开关落锁,迎接我们入城。

沛国相府现在是病人的地盘,我们也就不打扰了,直接住进了城里最大的客栈。老板为了感激我们打败了黄巾军,一切费用全免,不过这个消息是许褚告诉我的,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谈下来的,反正我去感谢老板的盛情款待时,他的表情怪怪的,看得出来,他给我们免费,肯定不是纯自愿。

但是当我说出我的名字的时候,老板的眼睛一亮,好像抓住了什么东西,“你的父亲是不是现在的徐州刺史陈大人,原来做过沛国相得那位?”

“看来您是老人了,您说的一点都没错,我的父亲就是原来的沛国相,现在的徐州刺史。”

“那这钱免得不冤,咱们沛国就您父亲在的那会儿还像个样,现在可是一年不如一年喽。”老板看来很怀念那个年代,对现在的情况很不满意。

“世道就是这样,谁也没办法。要知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谁也说不出个准谱来。您也不必感叹什么,要是过得不好,可以搬到徐州去,我代表我们全家欢迎你。”时代的变迁就是这样,谁也说不出来明天会怎么样,也许好,也许坏,大部分人只能赶上什么就是什么。

“那敢情好,不过,我这一走,这些产业就带不走喽。”老板看来有点舍不得自己的这家客栈。

我站起身来向老伴告辞:“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你自己想想吧,我还有事情要处理,这就告辞了。”

程昱把战后统计数字搞出来了,共杀敌一万二千人,黄巾军将领十九人,其中一个是他们的主将,俘虏三万三千人,其中有六个将领。我军总共死伤二百多人,不过真正死亡和致残的也就八十多个,其中大部分是水军,销刀手和大戟兵的死亡数字都没上十,骑兵更是连个受伤的都没有,所以对将来整体作战并没有影响。

正文第一百三十三章朱俊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我们当然很高兴了,但是还有严峻的考验等待着我们,所以我们也不能耽搁,得继续上路了。虽然我们已经消灭了沛国境内大部分的黄巾乱党,但是我心里清楚,就算是这样也不可遏止天下大乱的趋势,那点星星点点的火种已经埋下来了。

沛国之战已经结束了,相县算是完满的保下来了,但是我们的脚步绝对不能停留,再不快点走,去司州的道路就被堵住了。不过临走的时候我还是交代了一下关于那些俘虏的事情,我让他们帮我照顾这些俘虏,这些人我要了,他们在这个地方的一切费用我掏一半,但是如果他们派人帮我把他们送到广陵去,所有的费用我就全包。这也算是一笔交易吧,毕竟广陵现在的人口太少了,我不得不采取点办法了。

谯县还算是平静,邻近的陈国却已经受到骚扰了。我招呼夏侯家和曹家的几个人过来,告诉他们赶紧训练家里的家丁,为求自保,你们必须把家里人武装起来。而且绝不能再固步自封了,最好邻近的几家能够联合起来,一家出事,大家一起帮忙,这样才能保住不被太平道的人钻空子。

鉴于现在的形势,我们不想过多的耽搁,于是取道陈留,下中牟,终于在我生日之前赶到了阳城。

城外已经到处都是军营了,我们带领着队伍直奔辕门,没想到的是皇甫嵩竟然一得到消息就从里面迎了出来。

皇甫嵩见了我高兴极了,过来就是一个熊抱,要不是我身子骨结实,估计这一下我的腰就得折了。彼此介绍了一圈以后,我发现皇甫嵩大营的高级将领几乎都到了。

“兄弟,我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把你盼来了,你要是再晚来两天,我们就出发了。怎么样,路上还顺利吗?”

“顺利,老大你真敢说啊,就现在这形势能顺利吗?我们可是打了好几仗才过来的。你居然说顺利。”我一边笑着,一边跟着皇甫嵩往里走。

皇甫嵩高兴地说:“打了几仗,打得怎么样?你小子肯定是打得这帮蛾贼满地找牙吧?”看来他的兴致挺高的。

“那还用说,兄弟我的水平可不是吹的,总共也就灭了五六万人吧。还行。”我装做很谦虚的样子。

皇甫嵩一听我说五六万人,下巴差点掉下来:“兄弟,你说得真轻巧,五六万人可是个很大的数目了,你知道吗?不算你的部队,咱们总共也就四万人。而且没有多少人的训练时间达到标准,我现在带的士兵至少有三万人是新兵蛋子。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的。”

“这倒是个问题,训练不足到了战场上很容易出问题的,据说那些太平道的人有好几十万呢,别还没打仗就先吓趴下一片,这仗就没法打了。”我担心地说。

“没你说得那么夸张,咱们要对付的首先是波才这个家伙,他现在占据汝南,势力已经发展到了陈国和颖川。手下虽然号称有几十万人马,真正能上战场的我觉得不会超过十万人。”皇甫嵩还挺乐观。

过了几座关卡,我们来到了皇甫嵩的中军大帐,大家彼此落座,皇甫嵩显得很兴奋。

“兄弟啊,你可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你给我们说说,这次你总共带了多少人马?跟黄巾军的几仗都是怎么打得?”

我清了清嗓子:“人马倒是不多,也就五千人吧。因为我们打了几仗,所以少了些人马,本着宁缺勿滥的精神,我没作补充,所以现在稍微少了点儿。至于孙大哥,他带了一千多人吧。”我指了指孙坚。

我接着说:“我们一共打了三场大仗,第一战在徐州的彭城,由于是偷袭,所以我们在零伤亡的情况下,歼敌一万多人,攻取彭城,吕县两座城池,俘虏大部分敌军,当然包括敌军主帅。”

孙坚虽然没有经历过这一战,但是也听我的部下说过,所以还好,这些家伙们听了,都快吓傻了。零伤亡歼敌一万,夺取两座城池,这都什么人哪,不会是吹牛吧,有些将领的脸上已经露出了不信的神色。

我也没有多作解释:“第二战是在沛县,守军大概两万多人吧,我军大将司马许褚当场生擒对方主将,整个沛县不战而降。”又是一个零伤亡,我看你们怎么想。

“最后一战是相县,这次碰到的是敌人在沛国的主力,他们已经攻打相县超过七天了。虽然他们在人数上是占有一定的优势,跟我们大概是九比一的比例吧,但是我军作战勇猛,我军大将都尉吕布射死敌方主帅,大将司马关羽,许褚,赵云,太史慈,九吾龙等人共杀死敌方将领十九人,敌军溃败。我军乘胜追击,最终取得了,杀敌一万二千人,俘虏三万三千人的骄人战绩。我军也为此付出了八十多人的牺牲,还有一百多士卒重伤的代价。”我自豪地说完了我们的战争经历,然后我从怀里掏出了早就写好的战报递给了皇甫嵩。

这个时候一开始还对黄巾军的人多势众有点儿担心的将领们已经完全换了一副模样,一个个全都自信满满的样子,他们并不认为是我还有我的部队有多么厉害,而是黄巾军的部队有多么烂。一个个都摩拳擦掌,恨不得早日出战。

朱俊是右中郎将,他的职位并不比皇甫嵩低多少,听了我的战报,也是信心膨胀:“义真兄,我看这样,我带着两万人,加上孙大人的一千人马先去和颍川黄巾军打一仗如何?是骡子是马咱们也得拉出来遛遛拉。”

正文第一百三十四章长社孙坚虽然随我们一起出战,但是一直都没上过战场,他也没有跟我麾下的这些将领们交过手,每一次他都是陪着我观看整个作战的过程,所以只有视觉感受,并没有更加直观的感觉。虽然他也认为我属下的这些士卒训练充足,将官个个龙精虎猛,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和自己的手下就差到哪里去,何况一直没上战场对于一个武将来讲是件很郁闷的事,所以当他一听到朱俊的提议马上就表示了赞同。

孙坚对朱俊提议的认可,更加增强了朱俊的信心,毕竟孙坚算是跟我一直打过来的,应该对黄巾军的实力有一定的认识。朱俊正是打着这个主意,挑的孙坚,他就是想从孙坚那里得到更多对付黄巾军的作战经验,以此作为指导,他应该会获得一次完美的大胜。

想当年他可是凭着五千人起家,仅几十天时间就在交阯铲除了叛贼梁龙,光投降他的人数就有好几万,所以在他的印象里贼寇的作战能力都是很低下的,黄巾军也不例外。

ps∶光和元年,即拜俊交阯刺史,令过本郡简募家兵及所调,合五千人,分从两道而入。既到州界,按甲不前,先遣使诣郡,观贼虚实,宣扬威德,以震动其心;既而与七郡兵俱进逼之,遂斩梁龙,降者数万人,旬月尽定。《后汉书。第71文皇甫嵩硃俊列传第六十一》朱俊心想:“看来这些黄巾贼的实力还不如那梁龙哪,要不然也不会被消灭了这么多人才让陈登死伤了那么点儿兵将。再加上有个识途老马一般的孙坚,我就不信凭我的两万多人灭不了你波才,彭脱,夺不回颍川,汝南。”于是他就继续向皇甫嵩提出出兵的要求。

皇甫嵩可并不乐意朱俊这么干,听了我的话,他也认为黄巾军似乎没有什么实力,要是朱俊凭着两万人就把波才灭了怎么办?我可是一军主帅,副手的功劳这么大,我将来连这位子都坐不稳啊!

他刚想一口回绝,突然发现我冲他眨眼睛,他立刻就明白我什么意思了。

皇甫嵩正了正神色:“朱大人,不是我说,一支队伍最好还是保持团结的好,两万人虽说也不少了,但是比起波才的几十万人马来还是太单薄了。最好还是大家一起出战,也好彼此有个照应,你觉得怎么样?”

朱俊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功劳皇甫嵩要自己拿,不愿意让给他。这哪行啊?身为武将不争功劳是会让人看不起的,何况还是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兔子见了都会眼红的。不对,兔子的眼睛本来就是红的。

于是朱俊赶紧补充了一句:“实际上我觉得这些黄巾蛾贼并不可怕,陈大人能办到的事情我们肯定也能办的到。而且我对自己和我手下的将官们充满了信心,您只要给我两万新招募来的人马就可以了,我保证我们一定可以拿下颍川郡,进逼汝南。大人可以稳扎稳打,我们在前面替您开路,您就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

皇甫嵩捻着须髯,故作为难的样子,问朱俊道:“两万人真得够了吗,那可都是新兵啊。”

朱俊现在可不管那一套了,只要能把出兵的事争取下来,怎么着都行:“放心吧,皇甫大人,两万人确实不多,但是我保证,我一定能把颍川给拿下来。”

吹牛谁都会,但是必须有实力,没有实力作后盾,一切只能是空谈。我现在就是利用的这一条,让大家认为我在吹牛,或者是黄巾军的实力确实太烂。我的作战成绩就在那张战报里,绝对是实打实的东西,但是要没有平常充分的训练,以及那么好的作战部署和这些精兵猛将,根本就完不成这些任务,何况还完成得这么出色。

不过人的眼睛往往是只看自己的长处,专看别人的短处,所以朱俊就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上当了。第二天早上,朱俊就急匆匆地带着他的那两万士卒走向了颍川战场,在他的身边就是那个急于表现自己的孙坚。

皇甫嵩一直不明白我为什么希望他同意朱俊出兵,这明显是对他不利的,他实在是害怕朱俊会赢得这场胜利,那对他的现在的位置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元龙贤弟,你为什么要让我同意朱俊出兵呢?要是万一让他取得了胜利,对哥哥我来讲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我冲这皇甫嵩一笑:“他赢不了,我们得随时接应他们,当他们打败仗的时候,就可以完全的接手整个部队,而我们和黄巾军的决战之地在这里。”我用手指着地图上的一座小城——长社。

正文第一百三十五章波才波才不是傻子,傻子也当不了将近三十万人的大帅,三月份他在邵陵击败太守赵谦的时候,他还没有这么大的队伍,但是随着他的节节胜利,加入队伍的人也越来越多,汝南全境基本上已经被他的队伍控制了。

现在的他应该志得意满,飞扬跋扈才对,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是真正的太平道信徒,对张角宣扬的太平道极其的崇信,每天的起居饮食都是最简单的,绝不比他手下的士兵们多用一点儿东西。也许这就是他的个人魅力所在吧,很多人都是看到他的这种所作所为才加入的黄巾军,跟着他一起崇信太平道,当然这其中少不了他手下士卒的宣扬。他自己笃信只有安于平淡才能时刻保持冷静的心态,才能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所以当他知道北军会有所行动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现在朱俊的大军还没开到长社,他手下的斥候已经得到了朱俊大军的动向,连人数和队伍的组成都探听了个一清二楚。

黄巾军的队伍大部分是农民出身,他们本来都是老实的百姓,但是东汉末年的这些个世家大族搞土地兼并搞得太厉害,老百姓手中的土地渐渐都流入到了这些人手里。所以这些没有生活来源的农民们就只剩下卖身为奴着一条活路了,但是奴仆的生活是凄惨的,辛辛苦苦从早干到晚,他们也得不到温饱,所以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再加上连年的干旱,这粮食产量自然也是连年下降。随着生活必需品价格的飞涨,其他的物价也就都涨了起来,小家小户就越来越买不起东西。碰到灾年,卖土地,卖儿卖女的就多了起来,,世家大族手中的土地也就越来越多。但是随着物价的飞涨,世家大族也就越来越不愿意让这些低贱的人消耗更多的粮食,于是他们的生活也就越来越苦,冻饿而死那简直是随处可见。汝南是整个东汉第二大郡,人口超过两百万,世家大族林立,尤其是袁家,许家,张家这都是三公世家,那可真是家大业大,蓄奴过万都是少说了。波才这一来,真的给这些可怜的农民们带来了希望,不少人都跑了去参加黄巾军,所以波才的队伍才会这么强大。

“两万人的一支队伍就想讨伐我们,那些朝廷的老爷们也太看得起我们了吧。”彭脱拿着刚刚递过来的军报说。

“毕竟是北军啊,这支队伍的历史太辉煌了,不好打啊。朝廷既然敢派他们出来,就应该有派他们出来的道理。”波才还是很谨慎。

“北军怎么啦,就两万人的一支队伍,而且主要是刚召入北军的新兵蛋子,你怕他个球啊?多了不要,只要有个七万八万的,我打得他们都回不了家。”彭脱一幅流氓样,把他当山贼时候的寨主气息表露无遗。

“不是七八万人的事情,关键是咱们的装备和人家就没法比,你现在上去猛冲,还真不一定打得过他们,所以咱们要打就得打个漂亮的,一下子打得他抬不起头来。”波才坐的还是那么稳,笑眯眯的看着彭脱。

彭脱看到波才的笑容,自己也乐了,用手指了指波才:“老大,你又吓唬我。看来你是有主意了,你说吧,我都听你的。”彭脱就这点好,他对波才极其佩服,所以对波才的意见他是言听计从,绝不反对。

“过了长社,就离许县不远了,我听说波才他们就在许县外围,现在我们直扑许县,应该还赶得上救援他们。”孙坚骑在马上得意地说。

“你也别太小看波才了,这家伙能把赵谦打到许县去,就直接证明了他的能力。毕竟汝南的郡国兵可以算是整个大汉人数最多的一支了,居然丢了上蔡不说,连上蔡令都让人宰了。他被打到邵陵的时候,手下还有两万人马呢,怎么样?还不是让人给打得一败涂地,咱们也就两万人马,所以还是不要大意的好。”朱俊也是个小心谨慎的人。

“反正我是不怕他们,看看陈登打得那仗,我就知道这些黄巾军有多么差了,根本就没什么战斗力,手里拿的那根本不叫武器,身上也没有甲胄,他们凭什么跟我斗。”孙坚现在绝对是信心爆棚了,只想着怎么杀敌立功了。

“这个生日过得怎么样?”皇甫嵩乐呵呵的看着我。

“骑了一天的马。屁股都快散架了,还问我过得怎么样?”我装做很痛苦的样子说。

“那还不是你自己出的主意,这叫活该。也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作茧自缚,所以呀,你自个儿忍着吧。”皇甫嵩哈哈大笑。

“只要能早点赶到长社,屁股就算分成八瓣也没关系。何况一个小小的生日哪。”我倒真的是无所谓,但是战前准备一定要做好。

“咱们的目的地马上就要到了,看,那不就是长社城吗?”皇甫嵩向着远处一指,一座不大的小城出现在我们面前。

“将军大人,黄巾军的波才已经在前面二十里列好了阵势,我们是否还要急速前进?”一个斥候拍马回报。

朱俊捋了捋颌下的短髯,目光变得异常敏锐:“告诉前军,放慢步伐,到离敌人五里处,结方阵,我要步步进逼。”

孙坚向着朱俊一拱手:“大人,我要打这个先锋。”

正文第一百三十六章大败人都说兵过一万,无边无沿。现在可是将近十万人的一支队伍排在朱俊的面前,那气势比朱俊的军队大了不知道多少倍,本来朱俊的军队训练就不足,这下更是吓坏了,尤其是前排的几个人更是吓的腿肚子直哆嗦。

孙坚可一点都不在乎,他可是一点儿都不害怕,不仅不害怕,他还很兴奋。场面越大他越兴奋,看到黄巾军的人数众多,他觉得自己的功劳肯定会很大,一点儿都没往会失败的地方上去想。他耀武扬威的站在全军的最前面,根本就不拿正眼看对方,他的这种态度倒是给了一些新兵蛋子一点儿主心骨,有的人居然能够站直了。

孙坚看队形大概排的差不多了,就提马向前开始讨敌要阵。

“对面的出来一个,你家孙爷爷今天手痒,过来一个给我活活血。”孙坚的话对士气的提升还是蛮有作用的,自己的先锋官敢于如此藐视敌人,说明敌人并不可怕。

彭脱刚要出战,一个黄巾军的渠帅已经冲了出来(黄巾军分三十六方,大者几万,小者几千,统率之人称渠帅。)。那个渠帅骑的马不错,估计是从哪个大家族抢来的,孙坚一眼就看上了:“哎,对面的,跟你商量个事,你的马不错,今天你家孙爷爷心情好,你把马留下,我就放你一条生路。你看怎么样?”

当武将的哪受得了这个,本来他还想通名报姓呢,可是孙坚这一句话就把他的肺差点儿没气爆了,干脆也不通名了,直接就是一枪直刺孙坚的心窝。孙坚的本事确实不赖,对方马快枪急是不假,可是经验哪有他丰富啊,早就防备上了。他拿手中得刀杆往外一崩,枪就走空了,顺势就是一个力劈华山,直接就把那个渠帅的脑袋给砍掉了。

北军的声势大振,那些刚才还在哆嗦的士兵,现在一点儿都不哆嗦了,一个个都在喊好。

别人不知道那个渠帅的水平,可是彭脱知道,那也是雄霸一方的大山贼出身,身手好生了得,就是自己也不敢说能在三十招内要了对方的命,居然在那个北军大将面前只走了不到一招。这差距也太大了吧。怎么办,单挑肯定是没戏了,上去多少肯定得被人家砍死多少,怎么办呢?彭脱拿疑惑的目光看着波才。

波才很镇定,他笑了笑:“不就一个莽夫吗?有那么可怕吗?”

“可是咱们没有能抵挡这个莽夫的人。怎么办?”彭脱问。

“这不是更好,就让他在上面耀武扬威一会儿,咱们不必派人出战,一会儿他自己就弱下来了。他怕自己的气势弱下来,就一定会带着人冲上来的,这时候咱们的机会就来了。”波才自信满满的说。

彭脱最听波才的话了,立即约束所有的人都不许应战,黄巾军的士气果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朱俊大军的士气更是空前的高涨,一个个全都兴高采烈的。但是这也只能坚持一会儿,老是不上前应战孙坚也受不了啊!果然,孙坚向着自己的阵营一打招呼,前军开始冲锋了。波才转身就跑,带着彭脱一起跑,这些黄巾军还没怎么打就败了。看来他们也就是人多而已,这越发坚定了孙坚的信心,他带着人就追了下去。

孙坚追下来了,后面的大队也就追下来了,这些人根本就没经过多少训练,对令行禁止还知道得不是很清楚。看见嗷嗷直叫的前军冲下去了,他们也就不管那套了,一个个低着脑袋往前冲。朱俊本来想拦一下,看看这情况也就算了,他觉得黄巾军确实是没什么可怕的,居然这样就败了,怪不得陈登打得那么轻松呢。

我们到长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连我们这骑马的都累得不行,士兵们更是累得一个个都快吐舌头了,我们赶紧让大军进城休息。长社县令组织当地人犒军,吃的喝的一块上,好给这些士兵们解解乏。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开始修整长社的城防,把城墙加宽加高,制作各种守城器械。

两天以后的一个早上,朱俊的败兵陆陆续续地开进了长社城,等到黄巾军到了长社城下的时候,总共也就回来了不到六千人,让人家一口气吃掉了三分之二还多。那个勇猛的孙坚更是被人拿马驮回来的,放到床上的时候连挣扎着起来都做不到。

原来,黄巾军得这次战斗根本就是一计,可怜的孙坚上了当了。追出去还没有五里地,两边的小山包上就冲下来无数的黄巾军,前面的黄巾军也全都翻身杀了回来,后面居然也有黄巾军堵截,几十万人把他们整个地包在了中间。

孙坚一下就懵了,居然让人打了埋伏,他一直认为黄巾军就是一帮乌合之众,一帮土农民是没有智商可言的,没想到自己居然被包围了。几十万人包围两万人,那还不跟假的一样,孙坚拼了命的往回冲杀,可是杀开一层,还有一层,杀开一层,又上来一层,孙坚的体力渐渐不支了,他激怒攻心,一脑袋栽下马来。

不过就在他栽下马的一刹那,朱俊的援兵也杀到了,他们杀透重围救护这些可怜的前锋部队。可是孙坚却找不到了,因为无数人都战死在草丛里,孙坚一个人哪是那么好找的。不过还算万幸,他的一个亲兵还是在草丛里找到了他,不过他现在已经昏迷了。无奈之下,大家只好用马驮着他,逃离了战场。

正文第一百三十七章傅燮城外的黄巾军陆陆续续的开了过来,一片一片的跟天上密布的乌云一样,慢慢的把长社城围了起来。由于对北军的重大胜利,黄巾军的声势更大了,原来好像还是铁板一块的颍川郡现在也松动了,不少人开始加入到黄巾军的队伍之中,使得黄巾军的队伍再次的壮大了。

波才现在也有点被胜利冲昏头脑了,他在一帮将领的赞扬声中也开始设想攻下长社后进军河内的计划了。从他的观察角度来说,他认为北军的个人作战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团队作战能力并不是很强,彼此缺乏一定的协调和配合,统兵大将也不行。要不然,他的计策是不可能成功的,毕竟那个计策还是有很多漏洞的。但是居然就没人能看出来,要不是这些人的个人能力太强,估计没有一个能跑得了。

三十万确实是个恐怖的数字,整个长社被围得风雨不透,营寨一个一个的立了起来,但是都很粗陋。毕竟他们都是农民,不是当兵的,这安营扎寨的事情根本就没几个懂得,能把营寨立起来,已经很不错了,根本就不考虑建在什么地方,更不用说考虑什么地势结构了。他们满山遍野的搭起了各种帐篷,小木屋子,什么形状的都有。

长社周边全是草地,所以建寨的地方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建在草里面。

我和皇甫嵩带着一众将领在城头观望,皇甫嵩看得自己都乐起来了:“这简直是太棒了,兄弟啊,你真是个奇才,你怎么会想得那么远呢?”

我当然不能告诉他我是从史书上知道的,只能随便编个谎话:“人数对比太悬殊的仗不好打,偶尔的沾点儿小便宜一点用处都没有,要打就必须打个狠的,打疼他,甚至打垮他。打得他听见你的名字就哆嗦,打的他离你还有几十里路就望风而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所以我就想出这么个办法来。”

“这主意真是不错,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说明还是兄弟你高啊。”皇甫嵩的马屁可是很少见,既然赶上了,我也要享受一下。

“不过皇甫大人,陈大人你们这样做,有没有考虑过那些战死沙场的兄弟,考虑过现在情绪低落的朱将军和卧病在床的孙大人?争权夺利有那么重要吗?”言辞如此激烈的恐怕除了傅燮也找不出什么人了,他跟他师傅刘宽完全是两个类型的人,你看宗正大人多和气,完全是一副老狐狸的样子。可教出来的这个徒弟吧,就是个火药桶,不知道什么时候点着了就要炸别人一下子。记得史书上记载他还在上朝的时候当着皇帝和一众大臣的面说要杀司徒呢,完全是个疯子。不过这种疯子我喜欢。

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我和皇甫嵩对形势的分析,无从知晓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什么,但是起码他从我们最近的所作所为中看出来了,朱俊和孙坚只是牺牲品,那一万多人更是陪葬品。

皇甫嵩说话了:“南容啊,这你可就错了,我和陈兄弟设的这个圈套是必须有人诱敌的,让敌人松懈,就是我们的机会。示敌以弱是必要的,不然他们不会包围我们,而且这帮黄巾贼的攻城能力不强,他们的装备太差,人数虽然多,对咱们并没有什么威胁。而咱们正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保证其他州县的安全,等他们疲劳了,松懈了,就是我们的天下了。咱们趁着月黑风高,放上一把火就能把他们杀得大败,这能挽救多少郡县的百姓受到伤害啊?”

“另外,朱大人和孙大人可不是我们逼着他们去做这件事情的,我们还没推出这个计划呢,他们自己就上来抢功了,我还劝过他们,可是他们不信啊。他们以为就自己手下那些兵将也能跟陈兄弟的兵比吗?简直是痴人说梦。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水平,又不知道敌人的真实能力,不败才怪了呢?虽然这样,我们还是会上表表彰他们的功绩的,如果他们做得不逼真的话,黄巾蚁贼们怎么会轻易相信而出动全力呢?有时候一些必要的牺牲还是免不了的,毕竟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要想取得大胜,而又保存相当的实力,这次的损失就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现在这些黄巾贼一定是想要把我们一口吃下,然后进军河内,这样他波才的地位就不一样了。咱们就得利用他们这种麻痹大意的思想,整死他们。”

傅燮恍然大悟,连忙低头认错:“我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多说道呢?那这么说朱大人和孙大人这次的失败一点都不冤了。”

我笑着说:“当然不冤了,肯定都得升官晋级的,战报我们早就送出去了,现在何大将军一定已经知道我们第一步作战计划成功的消息了,估计正等着我们胜利的捷报呢,朱将军和孙将军的功劳肯定已经记录在案了,就等着战后封官吧。”

黄巾军居然让我们休息了一天,这是我们没想到的,毕竟他们人那么多,人吃马喂的,一天的消耗对他们来讲都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可是他们居然没有马上进攻,这让有些人觉得很诧异,但是荀攸却笑着说:“看来主公的计划太成功了,黄巾军已经不把我们看在眼里了,他们想轻松的拿下我们这三万人。”

第二天一早黄巾军的队伍就排好了,看来他们真是已经准备好了的,就想一口气吃下我们,竟然打算在四个门同时进攻。但是我们能让他们这么轻松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不仅不可能,我们还要彻底的消灭他们。

随着牛角号的呜呜声,战鼓擂得震天响,一帮穿着土布衣服,头扎黄巾的太平道士兵开始冲锋了。

正文第一百三十八章四面黄巾军之所以叫蚁贼,叫蛾贼就是因为人数太多,多到像飞蛾扑火也要把火扑灭的地步。

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两万五千人,不偏不倚,每支队伍由一个渠帅带领,冲击长社城的四门。那人多的真跟蚂蚁一个样,黑压压的爬向城墙和城门,这感觉太压抑了奇书qinkan.net),就像是洪水漫过来一样,随时有种要没顶的危险。

我都觉得这么难受,想象一下士兵们会有什么感觉吧。幸好总指挥不是我,是可以信赖的皇甫大哥,随着一道命令,所有的城垛口布满了弓箭手。一边九百人,三百人射箭,射完了闪身回来装上箭再射,一共三拨,轮流着来。反正箭枝充足,不用担心射的完。

蚂蚁最大的优势就是多,多的你杀都杀不过来,所谓蚁多咬死象就是这么来的,九百人一分钟内能射出去几千枝箭,有一半恨不得都能命中,但是起的作用却不是很大,那些黑压压的人流还在前进,根本就没有受到什么阻碍似的。我不禁想起了《老子》里的一句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这些人真的是不怕死吗?肯定不是,但是他们为什么不要命的往上冲呢?他们本身没有什么强大的力量,但是他们有不怕死的精神,烂命一条,死了也就不用再受人间这份苦了,这就是生活带给这些人的力量,但是还有一种力量是凌驾在生活之上的,那就是宗教的力量。虔诚的信徒是可以为了信仰放弃一切,以至于连生命都可以放弃。曾经有人跟我说过蒙古人的信仰,他们为什么打仗不怕死呢?因为他们的信念是活着不如死了好,所以不怕死。这些黄巾贼估计也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所以根本就不惧怕死亡的来临。

不过,人的精神是可以支撑一个人不怕死,但是并不能使他完全漠视死亡,当身边的人一个个的倒下时,带给他的恐惧心理往往比自己面对死亡还要大得多。这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当这种心理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连不怕死的人都会逃跑的。

所以当这些靠近城墙的黄巾军士兵发现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进攻南面城墙的黄巾军开始有人逃跑了,他的逃跑立时引起了连锁反应,很多人的心理底线被它冲破了,于是也跟着一起逃跑。人是一种喜欢从众的生物,一个人的逃跑就能带着一大帮人逃跑,一大帮人逃跑,就能使整个战局完全失控。南边的进攻彻底瘫痪了,但其它三面还在苦战之中。

终于,东侧也开始出现逃亡了,这一路的渠帅是个狠得下心来的人,他立即一箭就射死了那个逃跑的人,冲着前面大喊:“谁再敢逃跑,跑一个我杀一个。”

紧接着他又连续射死了几个逃跑的黄巾军,果然东侧的逃跑势头止住了,黄巾军的士兵们只好硬着头皮往上冲,毕竟他们觉得,就算死在官军的手里也比死在自己人手里强得多。

攻击西侧的是彭脱,这家伙早就料到了有人会顶不住压力逃跑的,所以早早的准备好了一排弓箭手等着逃跑的人出现,在死了几个人以后,也没有人再敢往下撤了,一个个的蜂拥而上,唯恐自己落在后面,挨彭大帅一箭。

北面的是总指挥大帅波才,他利用的不是武力要挟,他利用的是他的个人魅力,早在冲锋前他就给这些人打了预防针:“你们可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身边的人会一个个的离你而去,但是不要害怕,那是黄天太一大人召唤走了他们。当然,如果你们感觉到确实顶不住了,完全可以撤下来,我不会因为这一点点的过错而对你们不好的,我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你们,照顾你们。但是神会不会原谅你们的过错,我就不知道了。”

多么可憎的人哪,他在拿这些黄巾军的生命当儿戏,纯粹的用信仰的力量和个人魅力把这些黄巾军的战士逃跑的欲望打消了,所以这一侧的攻击也最凶,一个个全都舍生忘死的向城墙扑了过来,完全的漠视了死亡,所以杀到手软的北军战士没有能够阻挡住黄巾军凶猛的攻势,终于被几个人突上了城头。

这一成就是令人振奋的,这一侧的黄巾军大受鼓舞,他们前赴后继的往上冲,完全是拿命趟出了一条登上长社城的路。几个人之后就是几十个人,上百个人,,但是他们爬上去也就没有任何回音了,因为那些弓箭手背后的正是关羽的五百销刀手。

他们的肉搏能力完全是这些装备奇缺的黄巾军无法比拟的,程昱早就料到这一侧应该会最吃紧,事先把他们安排在了那些弓箭手的后面。于是血腥的屠杀开始了,城墙上一具具无头的尸体被抛了下来,还有一些被斩成两片的可怜人。而城墙上正在上演血腥的场面依然不少,随时有这样那样的黄巾军尸体被抛下城去。城墙下,那些被扔下来的尸体震撼着一个个准备登上城墙的黄巾军士兵的心灵,同时还有无数的箭枝在夺取这些可怜人的性命。

终于连波才都忍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了,他一招手,鼓声停止了,撤退的命令传了过来,第一波的攻势我们挺过来了。

Txt,Epub,Mobi www.qink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