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二百九十五章造纸“甘姑娘好啊。”我装作很热情的样子跟这位产科护士打了个招呼。

甘姑娘冲着我微微一笑,很大方的站起来,给我见了个礼:“刺史大人好。”

我冲她摆摆手,示意她坐下:“你是华叔叔的外甥女,那就不是外人,叫我刺史大人就有点儿见外了,以后可以直接叫我兄长。不过我还真没想到,华叔叔居然还藏着你这么个宝哪,连我都不知道。”

“我哪能说是宝啊,顶多也就是棵草。只是女孩子家不常出门罢了,名声也不大,您这样的身份怎么会知道呢?”小丫头看来挺健谈的。

一边吃着早饭,一边聊天,时间很快地过去了,我也基本上搞清楚了甘姑娘的身世,她居然是罗马人,不过并不是拜火教徒。她的祖先是罗马军人,跟随罗马的军队到达中国南海的,当时的罗马在南海有驻军,他们来这边是守卫南海。但是来了以后,它的祖先很不适应,特别想回去,却又优美机会,回不去。一次,他趁机坐上了一个亚述商人去中国的船,来到了大汉,从此就在大汉住了下来,已经有几百年了。

真是很有意思,竟然还有这样的事,驻军我是知道的,不过罗马人居住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没有记载。不过我的地理历史学得不错,可以跟她胡说几句,从罗马的议会制说到希腊的城邦制,甚至我还跟她说起了犹太人与耶稣。她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因为有些知识连她都不知道,她真的很不理解一个连西方都没去过的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的,难到我这位刺史大人真的是神仙教出来的学生。

早饭过后,我把夏侯敦和曹家兄弟带到了衙门,水军的一个屯长正好到衙门里来办事,我就把他们三个交给了他,让他们先跟着我手下的那几员武将去水军驻地作适应性训练,以便将来攻打三韩和倭国的时候不至于晕船。

打发走了他们,我让程昱帮我找的几个人,也都到齐了。让我没想到的是,糜竺居然也跟着一起来了,这几个师傅竟然全是糜家的家奴,说白了,这几个人等于也是我的家奴,忠诚度方面是全无问题,于是我开始了新的技术创新。不过在此之前,我又让人把马钧叫了过来,这种技术革新的事他最感兴趣了,而且他也是最有培养前途的,我把他找来,就是让他开拓思路,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琉璃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玻璃,但是中国人做琉璃最大的问题是配方不对,加了大量的铅和钡,而且火候不足,所以琉璃的透光度不够,感觉上更像玉器。所以最需要改进的就是提高烧制琉璃的温度和改善烧制琉璃配方。

天然碱和石英是制作玻璃必不可少的原料,在青州可没有天然碱矿,但是碱石还是能买得到的,而且我让他们再准备点草木灰,没有碱石的时候,草木灰也可以暂作替代,毕竟成分差不多。至于吹玻璃用的吹管,我让马钧去通知典杰做一个,我想这东西肯定难不倒他,估计用不了一两天他就能做出来。

烧石灰的师傅,我也给他留了一个作业,就是制作水泥。因为我自己不知道怎么作水泥,只知道水泥是由石灰石,粘土和石膏煅烧出来的,至于具体怎么煅烧,成份比例的多少,我也不知道。所以我只能跟他说,作出来的东西会有什么效果,需要不断地去试验,不断地去改进,以期达到这种效果,至于需要多少钱,多少人,可以直接找糜竺要。看着烧石灰的师傅欢天喜地的样子,我已经感觉到了,他一定会贪污的。不过糜竺对此好像视而不见,反正花的是他的钱,那我也就不必太深究了。

造纸术,我相对知识比较丰富的科目。三国时期的造纸术确实很落后,当然这是跟现代比,在那个时候除了中国还真没哪个国家能造纸,不过如果你说埃及的草砂纸的话那又另当别论,那东西是编出来的,根本不是纸浆制品。

而现在的造纸术,缺乏的东西很多,制浆技术落后,调制技术没有,筛选,抄造过程几乎没有,压榨技术太差,干燥方法不过关,压光和卷纸就不用说了,完全没想过。所以造出来的纸黄不拉叽,比例均匀就算好纸了。要不然也就没有后世那句信口雌黄的成语了,所以我现在得从根本上改变这种造纸技术,让纸变得明亮光洁,一定可以卖出好价钱。

另外,我一定得作出一批手纸来,老用竹片虽然我也习惯了,但是这东西既不卫生,又不舒服。

为此,我给琉璃师傅和烧制石灰的师傅布置完任务之后,就跟造纸的师傅直接去了糜家在青州的造纸作坊。

正文第二百九十六章大拇指虽然这方面的知识我还算丰富,但是我自己也没亲手造过纸,连土法造纸都没有过。不过没吃过猪肉,谁还没见过猪跑啊,看看现在纸的质量,上面那么多的木质纹路,甚至有的时候还能直接看见一两块小木片,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整个材料浸泡的时间太短,也没有充分搅拌和过滤,根本没有把纤维细致的分开。那么第一步干什么呢?肯定就是加长浸泡时间,以及加入一些添加剂,加速纤维分离的过程。

硝化是制皮和造纸必不可少的过程,可是这个时候的造纸并没有利用硝化来加速纤维的分离,既然这样我首先改进的就是加入硝化流程。不过在加入硝石和石灰石的过程中我突然猛醒,到了三国这么长时间,都快二十年了,我居然忘了造火药,不能不说这是个极大的失败。

我赶紧留下了一部分硝石,又让人去找木炭和硫磺,准备试验火药。在火药的原料准备齐之前,我继续进行我改造造纸流程的计划,接着我观看了他们的原料,居然大部分都是树皮、麻头、碎布等原料,这已经相当好了,我赶紧问那个造纸的师傅:“这样的原料造出来的纸应该不错了,为什么不少的纸还是不平整,瑕疵又多呢?”

那个造纸师傅说:“并不是所有的纸都用这些原料的,而且浸泡的时间也不一致,制作工艺也不同,出来的纸也不同。我们造的纸已经很好了,打是跟您说的一比,那就没法看了,因此我们也期待着您能帮助我们造出更好的纸来。”

旁边有个学生也帮腔道:“我也觉得‘蔡伦纸’差强人意,正在想办法改进,但是现在还不行,希望大人能给我们指条明路。”

这个学生年纪不大,但一脸的机灵劲,让人看着就喜欢,所以我笑着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啊?”

那个学生躬身施礼:“小人左伯,家住东莱,也是郑先生的学生。”

“左伯,左伯……”我反复念了几遍这个名字,突然猛醒,这不是那个改进蔡伦纸的那个人吗,居然让我碰上了,不由得哈哈大笑,我又找到一个人才。

ps∶《书断》称:“左伯,字子邑,东莱人……擅名汉末,甚能造纸。”《补学斋丛刊》称:“子邑之纸,妍妙辉光。”精于书法的史学家蔡邕则“每每作书,非左伯纸不妄下笔”,足见“左伯纸”声誉之高。与张芝笔、韦诞墨并称为文房“三大名品”。

说起来我只不过是比他知道得多一点儿而已,如果没有我的介入,用不了两年,他也能自己创造出著名的‘左伯纸’来。现在好了,有我帮他开阔思路,我拉着他给他讲了很多后世造纸的技术,当然是现在能使得上的,听的小家伙频频点头,都快变成磕头虫了。从他眼睛里就能看得出来,他对我的崇拜已经达到了以无以复加的程度。如果我是神的话,他现在估计都能变成狂信徒了。

有了他,我也不必要在这里浪费太多时间了,改良造纸术的任务就交给左伯了,估计他能造出更好的纸来,而且多种多样,绝不仅限于那种只能用毛笔书画的‘左伯纸’。

而我则打马回到官邸,看看那个琉璃师傅准备的怎么样了。别说,琉璃师傅还真把东西都弄来了,我找人通知马均,赶紧前往琉璃作坊,我要制作新品种的琉璃了。如果典杰给我做的那根管子已经做好了,最好一起带上。

临要出门的时候,居然又碰上了那个造纸的师傅,我看他风风火火的跑过来,浑身大汗的,就问他找我有什么事。造纸的师傅从身后拿出几包东西来,我一看正是制造火药的几样东西,敢情我跟左伯聊得太高兴,又把造火药的事情给忘了,人家师傅好不容易替我把东西找齐了,回来的时候这要东西的人又不见了。想起我的身分,他不敢有一点儿懈怠,这才急急忙忙地赶来我的府衙。

虽然他只是个造纸的师傅,还算是我的家奴,但是这么干也有点儿不合适,所以我当街给老师傅道歉:“实在对不起,您看,我居然一高兴把这事给忘了,不好意思啊,麻烦您老了啊。”

那老师傅哪受得了这个,赶紧就跪了下来,磕着头说:“这是小人应该的,应该的。”

我赶紧上前搀扶,街边的很多人都驻足围观,看得出来,他们对我这个刺史很满意。我还真有点儿不好意思了,这纯粹是无心插柳啊。不过我无意间的一回头,居然看见了程昱,他竟然也在后边看着呢。

看见我用眼角的余光看他,程昱在袍袖里把大拇指竖了起来。

正文第二百九十七章魔女琉璃制作作坊实际上是个很小的地方,琉璃师傅也仅仅两个人,一师一徒。用的器具也非常的奇怪,居然是炼丹的丹炉,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怪不得有人说中国人的琉璃制品都是炼丹的副产品,这话看来不假。

我先是参观了一次琉璃师傅主持的制炼过程,真的很夸张,静心打坐,沐浴更衣之后老师傅穿着一身八卦仙衣出来了,他在丹炉的丹室里不知道添了多少药材,又放了不少的朱砂和紫晶砂(碎石英),然后盖上炉顶开始制炼琉璃。

小徒弟不断的往丹炉底下添柴,而琉璃师傅则一直保持双盘,坐在丹炉前汗流满面地不知道念着什么,时不时地还用手中的藤扇扇一扇,以达到加热的效果。整个过程进行了将近三个时辰,等所有的柴都烧完了,炉火彻底熄灭了,琉璃师傅这才让小徒弟把丹炉打开,从里面取出几个琉璃珠来。

这些琉璃珠倒是挺漂亮的,一个个光洁自然,就是有些浑浊,很象是某种玉器。闻着丹炉打开以后的硫磺味,看着手里的玻璃珠子我有点儿明白了,原来所谓的铅,钡琉璃竟然是外燃烧加上内燃烧双重作用的结果,外部的火力不够,就让硫磺和药草在丹炉内部燃烧产生更高的温度,那些药材在硫磺的燃烧作用下都成了草木灰,所以中国琉璃含钾含镁多,而加入丹药里的铅,因为提纯不够,里面有不少的钡,所以就形成了这种玻璃不是玻璃,玉不是玉的产品。

不过这匠心独运的产品确实很精美,我把这小东西拿在手里把玩,觉得很有意思,甚至生出想收藏一个的冲动。因为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繁琐,所以价值也颇高,属于可遇不可求的玩意儿,也就是糜家有这么个琉璃匠,等闲你还真找不着。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闯来一个小姑娘,还没进屋就冲着老琉璃师喊:“戚大,你答应我今天开炉炼琉璃的,炼好了吗?”

典韦第一时间拦在了那个小姑娘的身前:“小丫头,刺史大人在里面,不要惊扰了大人。”

小丫头明显是知道刺史是什么官位,甚至可能还知道我和他们家族的关系。她也不敢造次,但是又想看看我这个刺史大人长的是什么样,于是只能隔着典韦的身子,从典韦的胳肢窝底下往里面偷看。

我知道这个小姑娘肯定跟琉璃师傅他们有关系,就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琉璃师傅。

琉璃师傅不好意思地笑笑:“这是我家小姐,昨天老奴答应给她做一个琉璃珠子的。让她今天未时以后来取,没想到,这未时还没过呢,她就已经来了。”

“原来是糜家小姐,那就不是外人了,恶来放她进来吧。”我转头冲着守在门口的典韦说。

小丫头明显是知道我们家族和他们家族间的关系,所已经来就要给我施大礼,那我哪能让啊,赶紧说:“不要那么拘束,找个地方坐下来吧。”

虽然历史上记载糜夫人如何得漂亮,但是那只是记载,毕竟不如真人当面有说服力。现在糜姑娘就坐在我的旁边,而且刚才还跟我打了招呼,使我得以把这位评价甚高的糜夫人看得很清楚。小姑娘全身都可以用修长来形容,甚至连脸蛋都是长长的,一般人要是长成这么长的脸那就是丑了,可是偏偏这位小姑年不仅不丑,还给人一种灵动的气息。一张瓜子脸配上一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让人感觉愈发天真,鼻子高高的,挺挺的,小嘴小小的,红红的,刘海并不是很长,不足以遮住她微微隆起的额头,一切看来都是那么可爱。

琉璃师傅拿出另外一个琉璃珠递给糜姑娘:“小姐,这是给您的,老奴可已经完成了我的许诺,您就发发善心放过老奴吧。”

我诧异的看了一眼琉璃师,又看了看长得如此标致可爱的糜姑娘觉得非常有趣,难道这个糜姑娘还是个小魔女?

正文第二百九十八章任务小姑娘看了我一眼,好像脸上有点发红,然后把头低下了,根本没回答老琉璃师的话。

老琉璃师也是人老成精了,不用我说话就已经明白我的意思了,自觉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我家小姐自幼喜好玄学,知道我曾经在瑯邪山学道,见过于吉祖师,就老想让我帮忙跟于老祖师见上一面,学习道法。但是我哪有这个本事啊!我自己因为资质鲁顿,所以学不成道法,只学成了些制炼琉璃,丹药的下乘之学,在瑯邪山上并不得意。在山上的时候,我因为地位低下,根本就没见过他老人家几次面,自己恳求见他老人家都千难万难的,就更不用说介绍小姐见祖师了。但是小姐却一直跟我唠叨,我只好拿出看家的本领炼些琉璃来搪塞,但是炼制琉璃非常困难,不仅时间上,火候上,材料上要求极其严格,而且成功的机会很低,所以到现在我也才不过刚刚炼成了两炉。加上我刚才给小姐的那枚琉璃珠,我才算是完成了她近期不再要求我上山的任务。”

看着老琉璃师痛苦的样子,我心里不觉暗笑:“照你这么说,这琉璃应该是很难炼制的了?”

老琉璃师在这方面自认是权威:“那当然,这琉璃可是非常难炼的,我这个人虽然道法上不开窍,但是炼制琉璃的能力却比一般人强得多。不是我夸口,在青州甚至是整个大汉,根本就没有能及得上我的,就是在瑯邪山上我也算独一份。”说着老琉璃师把那个徒弟叫到了跟前:“这孩子是瑯邪山上的一宝,极为聪明,被认为是很有可能继承道统的人,但是他想学习炼制琉璃,也得下山来跟我学。”

“原来是这样。”我摸了摸下巴:“这样吧,我给你们演示一下我炼制琉璃的方法。”

“您也会炼制琉璃?”小丫头突然把头抬了起来,惊讶地说。

“当然会了,只不过我炼制的方法和这位老师傅的不一样,炼制出来的东西也不尽相同,但一样是琉璃。”我笑咪咪的看着小丫头:“你想不想看?”

“想看。”小丫头激动的差点蹦起来。

“那好,乖乖的,坐在边上看,不许捣乱。一会儿我就让你们看看最棒的琉璃是怎么炼出来的。”看这小丫头兴奋的样子,我决定这个小丫头也绝不能放过,一定要娶她过门。不仅不能放过,而且一定不能把她的地位放得太低,糜家可是我未来发展的一大助力,虽然他们家老二,那个倒霉孩子糜芳,我非常的看不上眼,但是糜家的势力只要控制在糜竺的手里就肯定翻不了天,何况小丫头还这么可爱呢。

模子这种东西产生已经很久了,但是现在却几乎没有什么实用的模子,我本来想制作一个琉璃的小玩意儿给小丫头当作见面礼的,但是却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模子。无奈之下,我找来大小不同的两只碗充当模具,打算造个碗出来。

我又叫典韦找来了炉子,煤炭,以及一个不大的坩埚,于是我们的制作开始了。说实在话,我也不知道石英的熔点是多少,但是我想一定不会太高,我把石英和碱石都打成粉末,一起放进坩埚里煅烧,时间不大,那些粉末就开始出现融化的迹象了,这种融化的过程让我想起了做红烧肉时候的烧糖。慢慢的粉末开始变成液体,随着温度的上升,液体越来越多,最后都变成了红红的粘稠的溶液。我一手拿着一把铁钳,夹起了小碗,悬在大碗正上方。而另一只手则握着的大勺子不断地将搅拌均匀的溶液注入两个碗中间。直到将它们之间的空隙基本填满为止。

经过冷却,我第一件自制的琉璃作品问世了,一个古怪的盆子。圆圆的像个钢盔,盆底却有个碗底的印记,虽然透明度比老琉璃师作出来的好一些,但是还不够,尤其是颜色还有些绿,看起来怪怪的。

拿着这个古怪的东西,我笑了起来:“虽然差强人意吧,起码我还是作出来了。”

老琉璃师突然跪了下来:“大人啊,您真是神人哪,我每次开炉之前,都要挑选黄道吉日,提前三天,斋戒沐浴,中间还要念很多法决才可以炼制,而且即使这样做,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您居然什么都没作就制出了琉璃,您真是……”

我把老琉璃师扶起来:“想不想学我的制炼方法啊?”

老师傅激动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想,我当然想了。”

一个声音却突然从后面传来:“大人,这种琉璃的做法是不是就像您刚才做的那样,就可以了?”

我回头一看正是马钧,就笑着对他说:“什么时候来的?你全看到了吗?”

马钧躬身行礼:“看到了,从您开始磨粉的时候,我就来了,整个过程我全看到了。”

我拍了拍马钧的肩膀:“学会了吗?”

“学会了。”马钧自信地说。

我笑着对马钧说:“那我交给你一个任务。”

……

Txt,Epub,Mobi www.qink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