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长途,只有一章,抱歉)
陈刚写完作品,很有几分自得。
蒋春生点评道:“这篇作品写得很流畅,字的结构也很讲究,颇具书卷气,就我个人而言有几点建议共同商榷。一是“远上寒山石径斜”依次写下来,只有书写者发现了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呼应的关系时,才能把字写好,使之呼应在一起,或笔连、或笔断意连,让欣赏者看出流动而又一体的感觉……二是笔画的粗细变化再加强一些,看上去会有跳动的感觉、音乐的起伏……”
王桥能看到陈刚书法中的不足,可是要准确阐述出来并不容易,听了点评,方知盛名之下无虚士。
随后又有两位老书协会员写了作品,蒋春生眼光如炬,将书写者的问题看得很准确,评点得很到位,被评者皆服气。三人以后,没有人敢于上台演示。
雷成看了王桥一眼,道:“蒋先生,书法协会招了些新生,你给新生指点指点。”
蒋春生背着手道:“新生就算了,再练习两年估计才有看头。现在的学生都没有多少书法底子,和你不一样。”
雷成坚持道:“选个代表,让蒋先生指点。”
王桥知道雷成是让自己上场,主动上前道:“蒋先生,请你指点。”
蒋春生个性随和,见新生己经上场,就背着手观看。
王桥默想几秒钟,提笔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以前他最喜欢写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进入大学以后,他不想再写那首让人心酸的“弃我去者”,选了苏东坡的《定风波》。
蒋春生仔细看着王桥书写,作品完成后,评点道:“这位同学有较好的草书底子,用笔灵动而有生机,注意到了轻重、浓淡、虚实、疏密、大小的关系依存。若说不足,这幅作品整体上略显浮躁,如果能将心再往下沉,停稳了,还有提高的空间。”
苏轼写《定风波》时,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此词反映出作者面临逆境时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人生观。王桥选此词时,潜意识想向先贤学习,振作精神,告别过去。蒋春生的眼光很锋利,他从字里行间看到了王桥从复读班到大学校园里还没有完全调整到位的心态。王桥真诚地道:“谢谢蒋先生,我正在努力调整心态。”
蒋春生道:“运笔前丢掉杂念,再写一幅字,我看看。”
在赵波和杜建国眼里,王桥刚才写的那幅字已经超级牛逼,根本看不出一丝所谓的浮躁。王桥再次提笔之时,他们屏气凝神,不眨眼看着那支粗大毛笔。
第一个上前写字的陈刚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在他心目中,除了雷成的水平能与自己相提并论以外,其他人皆不足论。可是从蒋春生评点以及再写一遍的要求来看,明显更为看重这位新生,他不服气,还有点酸溜溜的嫉妒感觉。
王桥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想象着让胸腹的气体下沉,再睁开眼时,不紧不慢地拿起毛笔,重写了一遍《定风波》,在写书时,他想象着苏轼独自一人走在雨中,在树林中漫步,真正有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风骨。
蒋春生暗自评价道:“王桥的悟性高,不亚于雷成。”他将赞叹隐于胸中,用平淡的语气道:“这一次要好一些,作品的内容与诗的意境结合起来了。今年书协的作品展,小王的作品可以列于其中。”
雷成颔首道:“知道了。”
一直以来,王桥对自己的书法自信心很足,写出来总能得到喝彩,进校以来得到蒋春生指点,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确实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再次感慨道:“大学毕竟是大学,接触人的层次高,能增加见识,开阔眼界,在其他地方,很难听到如此真灼见。”
讲座以及交流结束,雷成送蒋春生离开前,将王桥叫到身旁:“下午如果有空,三点钟到协会来一趟,商量书法展的细节。”
赵波是第一次参加与书法有关的活动,一件件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让其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下楼后,大发感慨:“我是屁股朝天——有眼无珠,没有想到蛮哥居然是书法家,今天必须请客啊。”
赵波层出不穷的歇后语总是能给大家带来欢乐,王桥笑道:“我的字一直写得不错,这个理由牵强,没有说服力。”
杜建国是吃货中的战斗机,附和道:“青皮的理由够强大了,我坚决支持。开学那天吃了老四川,回想起来做梦都在流口水,今天蛮哥书法家请吃老四川。”
王桥盘算着所剩资金,想到无论是否请客都改变不了资金的窘迫,干脆大大方方地道:“就算请客也不在老四川,那个地方贵得咬手,换个地方。”
杜建国道:“老四川对面是有一家特色小吃店,不知味道如何,我们今天去扫荡一番。”
“行,就在特色小吃店。”在老四川对面是一楼一底的小吃店,挂着“特色小吃”的招牌,生意向来不见得好,王桥在门口转过几次,只是没有进去消费,今天恰好是良机。
三人从会场出来,直奔校外的特色小吃店。小吃店门前冷落,人影稀疏,走进大厅后,几个服务员懒洋洋地坐着,没有人过来招呼客人。
李末琳和陈秀雅母女在一楼餐厅里,桌上摆着蒸饺和抄手。
李末琳抽周末时间来见女儿,母女俩屁股刚坐稳,她就见到了最不愿意见到的人。她前些日子到监狱探视,丈夫陈强得知王桥居然考上山南大学,嘴巴惊得闭不拢,连称奇人。想起初到看守所的艰难日子,眼泪汪汪地道:“当初在三看,如果没有蛮哥照顾,我的日子肯定生不如死,你要替我多谢他。没想到啊,他居然能考上山南大学,蛮哥是天生的老大型人物,前途不可限量。”
尽管丈夫对王桥称赞有加,李末琳仍然对看守所出来的男人深具戒心,严厉告诫女儿在大学期间不准谈恋爱,也不准与王桥过多接触。
见到王桥后,李末琳脆弱的心顿时揪紧了,她又不能假装没有看见,只得迎了上去,挤出笑脸道:“王桥,你们想吃什么,我帮你们点。”
王桥同样不太愿意跟李末琳坐在一起,道:“我和同学们来吃饭,还没有商量好吃什么。你别管我们,我们上二楼。”
杜建国眼睛一直在陈秀雅和李末琳身上打转,上楼以后,道:“蛮子,你还藏得深,从来没有说过认识陈秀雅。”
(第九十五章)
第九十六比赛
(重要说明:为适应互联网传播需要,《静州往事》即将改名,名字暂定为《大亨风云》)
赵波疑惑地道:“刚才那位美女是你们班的?”
杜建国道:“陈秀雅是我们班的,性格内向,平时不怎么说话。”
三人在二楼等了七八分钟,才有一名面目呆板的服务员过来招呼。赵波发起牢骚:“我们等了十来分钟,你才上来服务,难怪没有啥生意。”服务员没好气地道:“老板做这个店一直在亏,他早就不想做了,连我们的工资都拖欠起,你说能有什么好态度。”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王桥顿时对眼前这个特色小吃店留了心。这个店位置极佳,场地条件也好,只是他原来的计划是开一个二十来平方米的小餐馆。特色小吃店楼上楼下至少两三百平方米,前期投入绝对不少。另外还有谁来具体管理的问题,他是在校生,不可能天天守在店里,要管理这种中型店必须得另寻他人。
杜建国顾不得说话,一口一个蒸饺,吃得满嘴是油,不亦乐乎。
赵波嚼着饺子,莫有所思地问道:“楼下女同学的妈看到蛮哥表情有点怪,既想表示热情,眼神又有点冷,到底是什么关系。”
杜建国咬着饺子唔唔地道:“就是,就是。陈秀雅是我们班上的,我从来不知道蛮哥和陈秀雅认识。是不是藏着秘密,说不定还是青梅竹马。”
王桥不想谈及广南第三看守所那段历史,道:“你们两个不是居委会的老大娘,别疑神疑鬼。”
三个年轻人接连吃了五笼蒸饺,三碗抄手,杜建国还额外吃了一碗炒面。南方和北方都有炒面,味道各不相同。这一家特色餐馆比较偏北方口味,习惯较重口味的山南本地人会觉得味寡。再加上特色餐馆的价格普遍高于小面馆,故此生意清淡。
王桥到前台付钱时,一口黄牙的老板没精打采地道:“楼下那女的帮你们付了。”王桥试探着问道:“你这店要打出去?”老板翻了一个白眼,道:“我这餐馆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打出去,什么意思。”王桥道:“你这里的味道不错,合我的胃口,如果打出去就可惜了。”老板放松了警惕,恢复懒洋洋的神情,道:“暂时不关,能做几天算几天。”
回到男生一公寓,王桥在门卫室拿到吴重斌从SH寄来的信。凭着对吴重斌的了解,此信中肯定有晏琳的消息。
他拿着信没有急于打开,斜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十多分钟,这才打开信。信上果然讲了晏琳的情况,“晏琳选择在BJ读自费本科,历史专业。”他还转述了刘沪的话:“其实,晏琳心里还想着王桥,去BJ上学前,特意到红星厂静州办事处坐了半天,王桥曾经写的便条、信件全部都带到身边。”
看完信,想起一意孤行的晏琳,王桥只觉得一股怒气上涌,又无法发泄,只能恶狠狠抽烟。
秦真高和体育委员朱方浚走进寝室,秦真高手里拿着一个皮篮球,大声道:“喂,谁会打篮球,今天我们班上和三班打比赛。”他在寝室里人缘一般,和大家都能说上两句,也能凑在一起聊,但是和谁都不交心。当上班长以后,忙于班上活动,在寝室里的时间相对更少,寝室几人都没有马上回答他的话。
秦真高拿着皮球站在门口,见自己寝室无人应和,显得有点尴尬,他眼光扫过个子较高的张跃祥、裴勇和王桥,首先问最好说话的张跃祥,道:“张跃祥,打不打篮球?”
张跃祥很想去打球,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暂时还没有球鞋,一时半会又没有余钱去买,推诿道:“班长,我不会打篮球。”
秦真高又问:“裴勇打不打球?”
裴勇只比王桥稍矮,身体壮实,有着SD汉子的彪悍,道:“我踢足球,不打篮球。”
秦真高最后才把目光转向王桥,道:“王桥打不打球,今天这场球很重要,校、系学生会体育部的头头要来看。”
前一段时间军训,同学们累得没有力气打篮球。正式开课以后,篮球场才热闹起来。王桥见到同学们在球场上乱抢乱跑乱投,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一直没有下场显身手,因此同学们都不知道班上还有一个篮球高手。
王桥接到吴重斌来信之后便心气不顺,加上三点钟与雷成有约,道:“我下午有事,无法参加,下一场比赛我参加。”
朱方浚来到王桥床边,鼓动道:“三班几个家伙放大话,说是能够赢我们班上二十分。你这个身高是标准中锋,能不能克服一下,把下午的时间调一下。”
朱方浚是班里的乐天派,人缘不错。王桥将信件塞到枕头下,翻身坐起来准备解释。无人响应号召,秦真高已经感觉丢了面子,眼见着朱方浚说了两句,王桥就翻身起床,还以为他答应打球,顿觉被扫了面子,赌气道:“和三班打篮球不是我们班干部的事,也是一班全体同学的事,为了一班荣誉,会打球的都应该站出来。”
听到秦真高说话时夹枪带棒,王桥连解释都免了,对朱方浚道:“今天我不参加了,如果打输了,改天报仇。”
秦真高灰着脸,到其他几个寝室作动员,终于凑齐了队伍。
团支书蒋玲等在篮球场上,见班上来人不多,带着几个美女进了男生楼。在山大,男生进入女生公寓就如缺少重武器的游击队想打鬼子炮楼,难度不小。女生进入男生公寓则如百万大军过长江,轻而易举。蒋玲沿着寝室敲门,被动员的男生们全部如打了鸡血一般前往球场当拉拉队员。
蒋玲敲开509室的门,道:“今天我们班和三班有一场比赛,女生都要去加油,你们别在寝室里偷懒。”
王桥无意与班上同学格格不入,道:“我今天下午有事不能打球,如果我们班上打输了,改天我参加,保证能够报仇。”
蒋玲听出了话外之意,道:“这么说来你肯定是篮球高手,参加就能打赢吗?”
王桥道:“差不多。”
蒋玲嫣然一笑:“你吹牛吧,个子长得高和篮球打得好是两个概念,别混为一谈。”
王桥道:“我何必吹牛,吹牛不是我的风格。另外提一个意见,组织这种比赛得提前出通知,不要临时动议。”
杜建国道:“蛮哥不要假装文雅,应该说不要屎胀了才挖厕所。”
“我也不知道要打球,是秦真高刚才给我说的。”蒋玲又道:“杜建国在女生面前讲话太不文明,要严肃批评。王桥有事,你应该没事吧,跟着我到球场去当拉拉队,江湖上有句话叫有人出人场有钱就得出钱场。”
杜建国能欣赏蒋玲的幽默,屁颠颠地跟在美女团支书身后,去给班级篮球队助威。
(第九十六)
Txt,Epub,Mobi www.qinkan.net